孔子六藝--數 1150mm*650mm*700mm 材質 玻璃鋼
藝術通過其形式的美感,傳達作品背后作者賦予的精神內核,是一次生命意義的深入探尋。
藝術家在處理藝術的表現形式時,將其歸結為形式與心靈、景物的共存體。在同一物象中,以諧和的韻律表現出“景”、“情”、“形”的藝術的構造。雕塑中孔子,呈半臥的姿態,伏于大型八卦之上,神情專注于思索,藝術家塑造的孔子“數”,將孔子對于“數”思想的表現用生動的形體刻畫出來。
雕塑創作過程是模仿自然的過程,被模仿的事物的結構、表現方式、材質的篩選,以及,事物內部孕育的思想都需要深入了解,只有真正從意義上了解了被模仿者,才能不至于停留于表面的浮華將其以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,同等意義上,有時,藝術家趨向于一個探索真理的哲學家,只是將真理更詩意化。雕塑孔子“數”的創作,是作者通過藝術表現這一媒介,直趨其思想的深處,用身心領悟孔子至高至遠的思想境界。孔子從他的行為、學說向外界傳達他的思想,藝術家,通過光線、塊面、質地、結構的把握映射對塑造客體的深刻理解,他的創作不僅用藝術語言精彩的表現了外在形式美感,更是在美的事物上投注于豐沛的情感,所以,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,周身散發詩意的哲學家。
藝術的創作并未止步于此,“真正的藝術生活是要與大自然的造化默契,又要與造化爭強的生活。”雕塑整體手法多變,令人無從描測,衣袂的翻轉處理,人體形態姿勢的含糊交代。八卦未詳實的描繪,都將作品推向神秘的氛圍中。雕塑仔細觀賞,人物刻畫從簡,卻也在簡略中更加劇了觀者對人物思想的探索,站至稍遠處,雕塑如若山體,有著靜穆、崇高的美的意境。